古时如何形容两个月的时间?
我猜题主想问的是,在古代有没有“两个月”这个概念,或者说有没有什么词来形容这两个月这个时间区间。 答案是有的,古代计时单位除了现代用的小时、分钟和秒外,还有更小的计量单位——刻、更和辰,这三个都是计时单位,其中1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一个晚上划分成5段,每段60分,一昼夜(24小时)=12个时辰。 所以一个月夜(按30天计算)就是3600刻,分360等份; 而一年的日历,则被划分为24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秋分、寒露、霜降……),每个节气之间间隔时间为5天; 又根据农历月份的不同,一年又被分成24时朔(新月初升)或23时34分32秒望(满月当空),每月的朔望之间有5个节气。所以一个朔望月就等于23时34分32秒乘以5再加1080刻等于7300刻。
因为一年有365.25日,而一个朔望月平均长度为29.5306日,相差约一天,所以每隔3年就要设置一个闰月,具体加在哪个月上要根据农历年份是双数还是单数以及二十四节气所在的月份来决定。而每逢闰月,多出的那几天时间就被平均分配到之后的每个月中,使农历每月的天数保持不变。
农历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个月的概念,而是将一个大月分为若干小块,每一块等同于阳历的一个月份。而两个月的时间,在农历中就可以表示为一个“季”,每一个季度都有三个这样的“月”组成。 古人在描述两个月的时间段时就用到“季”字。
比如《礼记·檀弓下》就有“季冬晦,焚庙。”的记载,这里的季冬就是指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再如《论语·子罕》中的诗句“后汉孔子,两月无星,日夜不息。”这里就提到了春季的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也就是农历二月和三月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