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公的凶还是母的凶?
这个结论出来的原因比较有趣…… 之前我们研究反扑咬(狗对主人发动的主动攻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被攻击的对象(人)是固定的,而攻击方(犬)则是未知的。因此我们将其命名为“盲攻”。 对于这种现象的研究表明,狗在进攻一个未知(对它的存在没有影响)的物体时,会明显降低进攻的力度和频次——这看上去像是它对于“失败的风险”的评估结果——如果攻击失败的风险高,那么它会调整自己的进攻策略。
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简单的结论:对于“失败的风险”,狗和人类是一样的,都是趋益避害的。 后来,我们又研究了“主动攻击”的问题。所谓“主动攻击”,是指犬只非被动性的袭击或者伤害人或者动物的行为。这时我们发现,除了少数特殊情况(如护食、守宠),几乎所有的“主动攻击”行为都发生在母犬身上。而且这些母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在生理期附近;或者刚刚生完宝宝不久。
这就很有意思了! 我们由此提出一个问题:是否“生理期/哺乳期的雌性犬”比“非哺乳期的雌性犬”更加“爱咬人”呢? 然后我们就这么问了,还真有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