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狗的尾巴怎么写?
“狗”这个字的古文字和现在的字形区别较大,在甲骨文中,它是一个象形字,就像一只趴着的狗的形象。金文继承了这个形体,但是变得比较整齐了。 而我们现在所用的“狗”字是篆书体(或称大篆)的字形。它的左边是个“犬”字,右边是一撇折,象征一条弯弯曲曲的曲线,合起来表示狗的身体。 “狗”字的右边一竖,在篆体中是顺着曲线写的,看上去像是一条卷曲的舌头。但到了隶书、楷书之后,就顺着直线写成了竖钩“;”,变成了今天的样子,而那个原来象征着舌头的“_”就逐渐演变成一个偏旁部首——犬字底,成为许多与犬类有关的汉字(比如“猎”“疯”“独”等)的字头了 至于尾巴的“尾”字,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是一个象形字,就像是尾巴的形状。后来才演变成今天这样的形声字。
现在再来看看这两个字的合体,就是《说文》中所说的“犬字边加尾”。所以王筠说“今隶变作‘狗’,真所谓不知而妄改者也。然俗以狗为狗,遂相沿至今耳。”“狗”这个汉字的形成过程是相当漫长的,而所谓的“草”朝造字显然是一种误解! 顺便说一句,我们通常将小狗称作“狗狗”,或者叫“二狗”。这是因为古代的“狗”读作gǒu,是小口的声音。而现代汉语中的“狗”已经读作ɡǒu了,所以人们往往用两个“口”作为“狗”字的标记。这就是“狗”字的右半部分“戌”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