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叫斗牛犬?
“斗牛”并不是指它喜欢和牛打架,而是指它爱挑事、好斗的性格。 牛在人们的日常食物里并不占多大分量,但在古时,人们缺乏储存食物的手段,一旦收成不好,就有可能被饿肚子。所以为了有备无患,人们在每年丰产的时候,都会把多余的粮食做成干粮,以便来年食用。 但这样做也会产生问题——粮食储存的时间太长会产生虫蛀或霉变,从而影响质量。如何保证粮食的安全呢?有人想到了把粮食用油纸包起来,效果不错;有人又用布包起来,也有很好的效果。但布和油纸都有透气性,时间久了还是会有虫子或是霉变的迹象。最后有人发明了用盐来腌制的工艺——在粮食里加盐拌匀后密封,就可以放很长时间而不变质。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欧洲,被那里的厨师改良成“培根”,并逐渐发展成今天风靡全球的“烟熏腊肉”。 而英国人发明了烟熏腊肠之后,觉得这种方法适合用来保存肉类,于是就把刚杀的新鲜牛羊等肉类熏制过后食用。不过英国人的做法更“复古”——他们把整只的动物放进炉子里面烧烤。这种烹饪方式很难控制温度和时间,经常会变成“烤全羊”或者“烤牛肉”。
公元134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率领大军远征法国,由于当时缺少制冷设备,携带的牛羊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会变质。于是军队里有爱钻研的厨师就想出了“泡制”牛羊肉的办法——把新鲜的牛羊肉用调料浸泡入味后油炸,然后再进行烧烤。这样制作出来的“熟制品”不但可以长期保存,而且更加鲜香诱人、美味可口。
除了做菜肴外,英国厨师还发现了“浸泡”的其他用途——比如给刚出生的婴儿消毒肛门(防止寄生虫感染)以及给伤口消毒等。而最早记录“浸泡”这一方法的书籍,是1707出版的爱德华·杰索姆所著《绅士的家禽饲养》。书中详细记载了“浸泡”的操作方法及各种食材的用量比例,并且介绍了“浸泡”的各种妙用——比如清除异味、增强光泽、去除血水等等。
到了近代,“浸泡”的做法逐渐从厨房走进普通家庭。虽然只是简单的加调料加水,但正因为这简单的方法,使得家家户户都可以做出卫生、美味、营养且方便食用的“浸泡食品”。 说到这里你应该也明白了——所谓的“斗牛犬”,其实就是对一种性情活泼、爱挑事的犬种的称呼而已……